创新单元
科技奖励
学部组织
工作动态/ 更多
工作动态/ 更多
文化副刊
中国科学院学部
中国科学院院部
语音播报
龙源期刊网 http://www.qikan.com.cn
小学教育中教师、家长、学生的角色定位
作者:王瑞海
来源:《甘肃教育》2015年第04期
【关键词】教师;家长;学生;理念;爱心;品行障碍;进步
【中图分类号】 G620 【文献标识码】 C
【文章编号】 1004—0463(2015) 04—0084—01
教育者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,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交流,教育工作将很难
开展。面对这种状况,需家、校、生三方携手合作,摒弃偏见,综合治理,教育才能见实效。学校工作要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,家庭教育要得到学校的指导与配合,家、校教育方法得当就会形成合力,作用于学生,使学生心悦诚服,欣然接受,教育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。因此,教师、家长、学生三方都得努力,从自己做起,做最好的自己。
一、教师要怀揣爱心,做最好的教师
夸美纽斯曾说:“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”。教师要想妥善处理师生关系,首先要尊重学生,消除偏见,旧事不提,注重激励。以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的典范,真诚欣赏学生,触动其心弦。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,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。品行障碍学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,但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。寻找他们身上的亮点,适时地当面当众表达欣赏赞美之意,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,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,使之精神振奋,它不仅为品行障碍学生指引了航道,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光。对品行障碍学生的教育,要做到对事不对人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“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”。因此教师要做最好的自己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孩子,使其不端行为得到矫正。夏丐尊说过,“教育如果没有爱,就等于无水之池,爱是教育的基础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只有爱才能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,消除品行障碍,摆脱孤独阴影,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、自尊和生活的乐趣,进而端正行为,焕发精神,奋发向上。作为班主任,更应时时关注品行障碍学生,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,滋润他们健康成长。
二、家长要有现代理念,做最好的家长
1.真诚对待孩子。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,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,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。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,家长可以很坦诚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想法解释给孩子听,只要语气是平和的、态度是真诚和蔼的,你就会发现,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父母的。多了解孩子,在忙于工作的同时,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、
多了解孩子,与孩子、老师多沟通,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2020 - 胸大的3级电影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2876号
联系我们 长沙县经开区螺丝塘路68号14栋 B单元606 (邮编:410100)